如何开展测试用例评审的?
答:测试内部评审的话,
- 1.测试用例本身的描述是否清晰,是否存在二义性;
- 2.是否考虑到测试用例的执行效率.往往测试用例中步骤不断重复执行,验证点却不同,而且测试设计的冗余性,都造成了效率的低下;
- 3.是否针对需求跟踪矩阵,覆盖了所有的软件需求;
- 4.是否完全遵守了软件需求的规定。这并不一定的,因为即使再严格的评审,也会出现错误,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写过测试报告吗?测试报告有什么内容?(web、app第七天)
答:写过。
测试报告是测试阶段最后的文档产物,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评价。
测试报告的作用:通过该文档可以评估整体产品质量的;测试工作的总结。
测试报告包含的核心内容:
- 测试项目概述,简述项目是干什么的,给谁用的,有哪些核心模块,核心业务是什么?
- 测试过程回顾,实际测试过程中所用的时间、设备、资源、工具、人员等信息的描述;
- 测试统计分析,统计测试用例、缺陷报告,分析缺陷报告;
- 测试结果确认,单个核心模块的确认,整个系统的确认;
- 测试工作的总结与改进,回顾优点与不足,优点继续报告,不足需要改进。
敏捷开发模式?
遇到线上bug怎么处理?
答:如果遇到线上bug,首先看bug的严重程度,
1、如果严重程度低,记录bug出现的次数,提交bug给开发人员,等到下一次版本迭代修改;
2、如果严重程度非常高,立即与开发、产品经理沟通,强制下线,制定修改计划,将损失降到最低。
3、若bug影响范围较大时,通过正常bug修复来解决的话,对用户影响或者公司的损失无法把控,此时最重要的是:将问题范围降到最低。
4、无法明确问题引入原因时,可以通过回滚版本的方式来规避。部分用户功能可以通过后台配置的方式将功能降级或关闭,如果是资源不足等性能问题时,可以通过重启系统或者扩容的方式来解决
5、然后再进一步观察,以上几种规避问题的方法只是帮助我们争取到时间,规避问题后还是要按照之前修复bug的方式来定位问题,修复问题,并将修复的代码发布线上,将bug彻底解决。
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的区别?
答:开发环境(development):开发环境是程序猿们专门用于开发的服务器,配置可以比较随意, 为了开发调试方便,一般打开全部错误报告。(程序员接到需求后,开始写代码,开发,运行程序,看看程序有没有达到预期的功能;)
测试环境(testing):一般是克隆一份生产环境的配置,一个程序在测试环境工作不正常,那么肯定不能把它发布到生产机上。(程序员开发完成后,交给测试部门全面的测试,看看所实现的功能有没有bug,测试人员会模拟各种操作情况;)
生产环境(production):是指正式提供对外 服务的,一般会关掉错误报告,打开错误日志。(就是线上环境,发布到对外环境上,正式提供给客户使用的环境。) 三个环境也可以说是系统开发的三个阶段:开发->测试->上线,其中生产环境也就是通常说的真实环境。
开发环境:开发人员编写代码、调试代码的环境
测试环境:测试人员测试执行,回归测试的环境
预生产环境:即将发布的新代码,连接生产数据库,主要由测试人员用于测试业务流程
生产环境:正式用户使用的环境,也叫正式环境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