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在第一时间就提出反对意见,或者对别人的提议进行否定。
常把“没有吧”“我觉得你说的不对”这类的说辞挂在嘴边。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病理性诡辩”,喜欢靠反驳别人来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乍一看是能言善辩,在言语上占了先机,实则输得一败涂地。
因为那些反驳很难赢回别人的认可和尊敬,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无知和惹人生厌而已。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年轻时赴海外留学,曾受邀参加了一位师兄的婚礼。
婚礼上来了许多青年才俊,其中有一位富家公子打扮的年轻人,正在谈论自己游历世界各地的经历。
说起他曾到过欧洲最高峰时,他说的是“阿尔卑斯山的主峰勃朗峰”。
可其实欧洲的最高峰并非勃朗峰,而是“厄尔布鲁士峰”。
闻言,李四光立马就站了起来反驳,俩人争得是面红耳赤。
就在僵持不下时,李四光看见了自己的教授,于是便立马向他求助。
富家公子显然也认得这位教授,认可他的博学多才,欣然同意请他来作决断。
可就当李四光以为胜券在握时,教授却拿出了烟头轻轻地敲了敲李四光的头,只留下一句“你呀,学问还浅着呢”,就转身离去了。
李四光满脸震惊,不敢相信是自己记错了,第二天便去了图书馆,查阅了各类资料,证实了自己所说无误。
然后,又专门去找了教授,向他询问缘由。
教授却笑着答说,他并没有说李四光的答案是错的,之所以说他学问浅,是觉得他没必要和对方争论。
人家在婚礼上侃侃而谈,又没让他发表意见,他又何须出言反驳呢?
即便李四光说得对,也未必能改变那位富家公子的固有认知,那争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四光这才恍然大悟,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
是啊,认知不同,再多的争论也不过是徒劳。
就像两个人去爬山一样,有人爬到了山顶,所见皆是天地辽阔;有人爬到了半山坡,只看见眼前树很多。
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见的风景自然也大不相同。
山顶之人哪怕费尽唇舌,也很难向山坡之人诉说,山顶的风景有多么壮阔。
话要和懂的人诉说,酒要对的人举杯共酌,认知不在一个频道,不如悄悄转身各自安好。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分享过他的管理经验:
说他在管理公司的时候,若是出现下属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时候。
他大都会优先听取下属的意见,按照下属的意思来处理问题。
而不是一直故步自封地,沉溺在过去固有的经验中。
因为他觉得要鼓励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多接纳不同的意见,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想起罗翔老师说过的一句话:
“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脑海中能够同时存在看似对立的观点。”
很多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是年少时我们大都太过自我,世界总是非黑即白。
当我们变得包容,能够接纳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之时,人生这局棋,其实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能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前行,脚下的路也会变得愈发的宽阔。
还记得那个著名的“金扫帚奖”吗?
创立多年以来,几乎没有人到现场去领过奖。
只有那一年,王宝强凭《大闹天竺》获奖,他依旧盛装赴宴,他在领奖台上说:
虽然我也知道这个金扫把不是一个很光彩的奖项,但他可以鞭策我进步。所以必须要亲自来接受大家的批评,因为我爱电影,尊重电影,也尊重观众。这一次是我对不起观众,算我欠大家一次。
字字恳切,句句肺腑,让他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
面对那些不同的声音,有人选择屏蔽,有人选择言辞犀利地反击。
只有王宝强,以一种谦卑包容的姿态去倾听、去自我反省。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至今仍活跃在大银幕上,深受到观众的喜爱。
人这一生很长,或许我们每个人,都会听到一些自己不喜欢或不认可的声音。
不必为此焦虑忧心,不妨试着尊重和接纳那些不同,把它当做成长蜕变的契机。
就像罗素笔下的那一句:
“只有玫瑰和茉莉一起绽放,这个世界才会有参差多样的美丽。”
看过一场刘德华的直播,其中他的一句话令我印象颇深,他说:
“以前有不少从业的前辈教导过他,如果想要成功的话,就要做到一句话‘字字反思,不要句句反驳’。”
细细想来,深觉有大智慧。
人这一辈子,难免听到些不中听、不顺意的事,反驳是本能,能克制住反驳欲却是本事。
愚者用言语辩驳,智者在沉默回击。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重建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时,整个巴黎的民众都要抓狂了,许多人纷纷到街头游行抗议。
因为他们不敢相信,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能重建法国的知名建筑,并称“金字塔”看上去又丑又廉价,会毁了卢浮宫。
据贝聿铭先生回忆:在那一年半的时间里,他每天都生活得如履薄冰,甚至不敢走上巴黎街头,偶尔出门一趟,还会被人翻白眼、吐口水。
可面对那些质疑和谩骂,他一次也没反驳和争辩过。
反而还安慰周遭那些替他抱不平的朋友说:“批评是需要历史的,需要时间的,要过几十年再看。”
后来,这座玻璃金字塔终于还是被贝聿铭造了出来,更成了整个法国最为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举世震惊。
而那些曾经难听的声音,也再不见了踪影。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大辩不言。”
面对别人的质疑或冒犯,你说一千道一万,也未必能让人高看你一眼。
比起言语上的反驳,你的行动更有力量。
把那些试图说服别人的时间省下来,去深耕能力,去打磨心性,去创造更璀璨耀眼的成绩。
当你成为更优秀的人时,你的实力,胜过任何言语上的辩驳。
很喜欢乔布斯说过的一句话:
“只要利益不产生冲突,别人讲的话,一般不需要反驳。”
世界何其大,想法何其多,何必非要和不同频之人论个高低对错?
你有你的繁花似锦,我有我的自在宁静,互不干扰就好。
那些无谓的争辩,只会让人输掉了心情,耗尽了精力,疲惫了自己。
往后余生,不如用沉默去代替反驳,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执着。
不求强融,去尊重和接纳每一分的不同。
做一个“嘴拙”之人,收敛好自己的反驳欲,活得从容且淡定。
点个【在看】,愿有朝一日,那些所有曾让你想反驳、觉得愤愤不平的事情,你都能够云淡风轻地笑着去回应。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