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初识周瑞深班亦真亦幻的“前世今生”

在《高微博老师与苏州大学昆曲班》一文中,周勤老师是这样描述的:他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被《存心书舞乐谱》序言列为十大老顾问,其中八人相继去世。活人是周瑞申先生,比高伟波先生大五岁。在高老师之后,他申请到苏州大学昆曲班教音乐。现在生活在海宁的他仍然怀念昆曲和苏州。上一次见到他是在2003年的虎丘音乐节上。《中国昆曲论坛2003》发表了他新编的昆曲传奇《洛神赋》,功力丝毫不减。另一位是年纪最​​小的高伟博先生,年近九十。他依然坚持吹长笛和做音乐,每周3次乘坐大巴去音乐社参加活动。(原文发表于《一代长笛大师——高伟波的昆曲人生》,2006年10月深见先生,上海人民出版社)

戏的大幕似乎已经落下,但锣鼓之声却再也听不到了。今天,高伟博先生、周瑞申先生先后去世。2008年11月11日,昆曲班师生前往昆曲故里与高伟波老师道别;2011年5月1日,周瑞申先生在家乡海宁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三年过去了。班主任周琴老师对大家说,写一些关于周瑞申老人和我们班的事情。

一瞬间,记忆的闸门仿佛打开了,脑海里清晰的还原了25年前那一天的情景。1989年初秋的这一天,就像一个起点初识周瑞深班亦真亦幻的“前世今生”(图),演变成既真实又虚幻的昆曲班的前世今生。这一天,我第一次见到了周瑞申先生。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20名青年学生对昆曲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将如何与这门古老的艺术相交。当时,我就是其中之一。当天下午,周琴老师带我们来到苏州戏曲博物馆,接受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师业教育”。学生们一边听课深见先生,一边参观。他们所见所闻都是新奇的。全津会馆建筑群,“三花”(苏戏、昆曲、评弹),古戏台上的拱形沉井,神奇的大厅灯杆,还有眼前笑眯眯的温柔小老头。记得那老者走出大殿旁边的走廊,出现在众人面前。他是一个多么和蔼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啊!在我们眼中,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超凡脱俗,而是前所未见的仙气风范。通过介绍,我们知道老人名叫周瑞申,他一个人住在博物馆大厅后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听说老爷子写的小字优美而小巧,特别擅长抄公记谱。站在古台前的老者,始终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群年轻人,眼中流露出无限期待的神色。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听说老爷子写的小字优美而小巧,特别擅长抄公记谱。站在古台前的老者,始终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群年轻人,眼中流露出无限期待的神色。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听说老爷子写的小字优美而小巧,特别擅长抄公记谱。站在古台前的老者,始终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群年轻人,眼中流露出无限期待的神色。

老人当时在苏州戏曲博物馆住了很多年。他抄写昆曲乐谱,为博物馆编撰剧本资料,默默地为苏州昆曲做了大量工作。青光黄画卷,寂寞清朗的戏曲馆里,老人孤身一人12年。与高伟博等老先生一样,周瑞申老师也应聘了苏州大学昆曲班的工作。后来从周勤老师那里听说,昆曲班毕业后的第二年(1994年),周瑞申老师也离开了苏州,回到了海宁。

2001年8月,昆曲学院成立80周年庆典在杭州举行。晚上,在东坡大剧院,我正坐下来看演出,突然有人从背后拍了拍我的肩膀。回头一看,原来是多年不见的周瑞申先生。他碰巧坐在我身后,认出了我并向我打招呼,老人仍然微笑着。完全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既惊喜又欣喜。我转身,就在节目开场前的片刻,两人手牵手,聊得很开心。老人精神很好,眼睛和听力也很好。他说,自己一直坚持整理、补充、标注,不中断。当时,他正在编写和整理某个剧本。戏开始,谈话结束。看完戏握手告别时,我跟老人说,以后一定要去海宁看望他。

没想到在杭州看戏的时候遇到了周瑞申老师,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到他。那一年,老人90岁了。在接下来的10年里,我应该有很多机会去看望这位老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未能成行,这成了我心中永远的遗憾。

老人传统文化底子扎实,诗词作曲精通,节奏细腻。尤其是他创作、创作的昆曲剧目,可以直接上台演出。而就是这样一位堪称“国宝”的老人,却从未享受过任何名利,甘愿穷困寂寞一辈子。

虽然和先生相处的时间不长,见面也很少,但这位和蔼可亲、可敬可爱的老人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东西,值得我们永远品味和珍藏。

这首歌应该只存在于天堂。老先生一定也在天上唱昆曲。真的,我相信。谨记此文,送给远在天上的周瑞申先生。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