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设置里面有个比较隐蔽的开关——朋友圈可以看三天。
通常这种隐藏设置很少使用,因为大多数人都很懒惰。
但实际情况是,已经有超过 1 亿人设置了这个功能。这个开关也是微信中用得最多的。
今天,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快,但情绪却越来越慢。
当你打开别人的朋友圈时,有人显示:
说你没有失望是骗人的。
灰线和一望无际的空白仿佛画出了你们之间所有的界限,而这条灰线的距离,正是你我心的距离。
灰线的组成部分
昨天有个老同学问我能不能看到别的同学的朋友圈。她说她看到的是一条灰线。如果我能看到,她会删除她的朋友。
说实话,挺感慨的。
如今,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朋友圈窥探他人的世界。
我明明很在意,但一条灰色的线很容易堵住人们的心,我连提问的勇气都没有。
过去,人们想交流,但由于限制,无法也达不到;现在一切都很方便,但他们不想这样做。
但归根结底,一条灰线的重量究竟是多少?
我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不敢问。
直到那位朋友亲自用微信证明,对我说:
“我没有删你,我只是锁了我的朋友圈,大家都这么看。”
那一刻,我哭笑不得。
朋友圈的出现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我们对朋友圈的依赖却让我们模糊了交流的意义。
隔着屏幕,我们只能看到一条冰冷的直线,但直线背后的重量是你我无法触及的。
说白了,朋友圈只是我们了解他人的一种方式,并不直观。
经常在想,朋友圈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纯了,发帖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发帖的时候分好几个群
你再打开别人的朋友圈,也是微信里用的人最多的,发帖后标记三天看看……
有些人甚至关闭了朋友圈,他们的心情只有他们自己看得见。
问题真的出在朋友圈本身吗?还是故意伪装自己的那个人?
生活已经这么累了,如果可以的话,我真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做真实的自己,不做假。那些离别,请让时间慢慢淡化我们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朋友圈里的一条黑条。
情绪品质
当然,我也理解大家对朋友圈的反感。
朋友圈就像是过去的日记,是我们记录心情的地方。
只是传统日记更注重自我对话和自我分析。就算写的不好,也是为了自己。感情是最真挚的。
朋友圈多了社交属性后,除了记录瞬间,内容还要往自我塑造的方向走。俗话说:
“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是怕别人看不到!”
分享的意义早已大于记录的意义。
而十个朋友圈中,有五个是广告,三个是为他人转发。只有一两个可能会被一些温暖地阅读。
究其原因,可能是低成本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交流的主流。
过去,人们记录心情时,要选一本好看的书,仔细记录下来,哪怕费时费力。
时代不同,付出的代价也更低。
因此,每个人都开始自由地谈论自己。
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并不反感。你在朋友圈分享你的情绪。让大家反感的是,你的情绪真的太过分了。
不过朋友圈停用仅自己可见,朋友圈的“随意”性也不是完全坏事,它可以让人真正放松,社交自如。
因此朋友圈停用仅自己可见,不要隐藏您发出的消息。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真实而美丽的你。请记住,无论是虚假的话语还是真实的情绪,都要注意。毕竟互联网是公共场所,对别人的影响太大了。不好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