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媒体的报道,“鸡娃”这个词最近突然火了起来。
“鸡娃”是个网络用语,是近些年北上广深等“小升初”竞争相对比较激烈的大城市家长中流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意为“虎妈”“狼爸”望子成龙,“给孩子打鸡血”,不断地给孩子“报班”、安排各种学习和活动,
不停地激励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鸡娃”这种行为方式并不是刚刚流行起来,只是每到学期末、考试前或者升学季来临的时候,
“鸡娃”更容易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
最初,“鸡娃”总是与“小升初”“奥数”相伴而行:孩子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便被家长带着辗转于多个奥数培训班,
只为小升初时凭借厚厚的获奖证书拿到好中学的入门券。
不过,从前几年开始,教育行政部门就发出了“禁奥令”,
同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禁止将竞赛成绩与升学挂钩。
从逻辑上推算,没有了奥数竞赛、没有了竞赛成绩与升学的挂钩,“鸡娃”就应该消失了。但事实是,“鸡娃”一直存在,而且势头并没有减弱。
那么,是什么推动着家长们孜孜不倦的“鸡娃”呢?“鸡娃”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笔者通过观察发现,“鸡娃”背后一直有一股很强的“暗”力量。
在小升初这件事上,一直有一明一暗两条消息线。
明的一条消息线是官方的,最有代表性的消息包括:“免试就近入学”“竞赛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等,
而且在越来越严的政策管控下,这两年全国各地“免试就近入学”比例在不断加大。
据教育部去年年底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了98.6%,
再加上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及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竞赛活动的控制,择校热正在缓解。
而暗的这条消息线则恰好与官方消息相反,它们多发源于各种培训机构举办的家长说明会或者某些微信公众号,
在大大小小的家长群中被广泛传播。
这些消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某“牛娃”取得了×××证书+×××证书而被某牛校“点招”、
某某学校已经开始收简历、某某名校刚刚暗中进行了测试……
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鸡娃”的家长便有了更强的动力。
但是到底“牛娃”的录取是否与证书有关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牛娃”被牛校录取了也没有确切的数据。
只要“牛娃与牛校”的故事一直流传,家长们的动力就在。
既然是暗中流传,流传的方式必然也很神秘,“鸡娃”的家长们相互交流时通常夹杂着很多“暗语”,
比如,“AS”为“奥数”、“BS”即“杯赛”、“奥牛”就是奥数牛娃,“英牛”顾名思义就是英语牛娃,
而“奥英混血牛”就是奥数英语都棒的牛娃……
“初来乍到”者很难一下子看明白这些消息完整的意思是什么。
这种处处存在暗语的语境,也给信息流动设置了门槛,
所以,“鸡娃”群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公式:牛娃的成绩=爸的经济实力×妈的情报能力×娃的执行力。
可见,“情报能力”在牛娃成长中已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牛娃”则是“鸡娃”的家长们的终极目标。
与“暗语”相辅相成的是,在明面上被禁止的“奥赛”依然存在着,
只是“奥数”已经被有的培训机构和组织机构改名为“思维训练”,
答题变身为了“闯关”,而已经被禁止的竞赛活动被包装成了“研学营”“冬令营”等。
再加上英语的KET、PET考试,在明暗两条消息线的作用下,被“激”的孩子苦不堪言。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随着加入“鸡娃”家长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多,“牛娃”的标准也在水涨船高,
网上流传着一张“幼升小”“普娃”“牛娃”对比表,一个6岁“牛娃”的识字量已经达到千字以上,
有些“牛娃”的识字量甚至已经达到了四五千字,而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最终达到的识字目标是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这种“牛娃”标准的不断提高,让“鸡娃”的家长们陷入了斗志昂扬和深深的焦虑中反复挣扎的境地。
不过,“鸡娃”的家长没能获得太多同情票,在常人看来家长自己就是始作俑者,
是家长的功利心、攀比心,把分数看得过重的应试心理在作祟。
家长们也委屈。不少“鸡娃”的家长表示,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
之所以最终加入“鸡娃”大军,也是一点点被卷入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痛苦和纠结。
有专家指出,随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已经逐渐进入普及化,
而在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中,各阶段升学考试难度也在降低,尤其是中考,
每一分的竞争都很激烈,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家长的焦虑。而这种焦虑一定会向下传导,甚至有家长从学龄前就开始“鸡娃”。
不过,既然“鸡娃”背后有“暗”力量,那么解决的办法显然应该在“明”上做文章。值得庆幸的是,
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正在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改革,正在尽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堵住非正规的升学渠道等。不过,政策制定、出台之后,更重要的是落实到位,
只有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才能逐渐提高家长对政策的信任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暗”力量没有立足之地。
作为父母,是否“逼孩子”太紧?
“鸡娃”成为了近期的网络热词,其意思是指父母不断地给孩子“打鸡血”,
激励孩子好好读书、考出好成绩,并且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和课外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的行为。
我们当中很多人已经为人父母,但有多少人懂得如何做好父母的角色?甚至连我们与自己父母的关系都处理不好。
即便是早已成年,踏入社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经常会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闹矛盾?
每次吵架后反思,觉得似乎没有什么大事,但是往往与父母聊着聊着就陷入了僵局。
现在年轻一代父母对子女的“过度教育”问题是社会的热点。其实教育本身并没有错,但“过度教育”的确会带来负面影响。
比如现代孩童因为学习压力大而跳楼自杀的案例频发,国内的教育体制也不断遭到质疑。
从我们身边的例子也可以发现,现在的孩子不仅周一到周五要上学、做作业,连周末时间都被占据,“繁忙”程度不亚于大人。
现在每一个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他们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因为现代信息发达,人们的视野更开阔,见多识广的大人们难免会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做比较,
在这种虚荣心驱使下的父母,并不会过多考虑孩子的意愿和心情,只急于让孩子“成才”。
而长期在压迫下长大的孩子,逐渐与父母缺乏沟通,亲子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疏远,
这很容易本末倒置,在教育孩子的途中走向误区。
因为很多家长的目的性太强,他们只希望孩子学有所成,所以施以“填鸭式”的教育,
而缺乏与孩子的深入交流,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成长。
渐渐地,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不再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到了青春期之后会很容易和父母闹矛盾,这其实是诱发青少年叛逆的直接原因。
很多家长都会无奈地苦笑道:我终于成为了我青春期时最讨厌的那种父母。
其实选择做什么样的父母全凭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放下功利性,让孩子全凭天性选择爱好,快乐成长。
作为父母,要注意“说话之道”
作为家长,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很多家长不懂得和孩子的“说话之道”。
家长很容易习惯性地否定孩子的成绩,并通过贬低和讽刺孩子的一切,以此来证明自己作为大人的能力,
且证明大人说话的“合理性”。其实这是家长们通过对孩子施以“高压”来控制住孩子的行为。
简言之,这是一种变相的精神虐待,是一种暴力行为。
父母通常会不自觉地站在成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经常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以此来树立大人崇高的形象。
这也许在一段时间内的确会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但长期以往以这种方式和孩子相处,
孩子会逐渐变得自卑,自闭,不愿意和家长分享喜怒哀乐,甚至会导致孩子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孩子们迫于压力不得不完成家长们所安排的任务,当孩子未能如家长所愿时,会不自觉地责备、批评孩子。
其实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理念,却被家长们广泛使用在各个场景下。
相当于施与压力的是家长;孩子无法达成任务时,责怪孩子的也是家长;
当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任务时,得到的并不是称赞或表扬,而是冷冷的一句“这是你该做的”。
这样的话语是不是很熟悉?“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我白养你这么大,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孝顺父母。
”“你怎么一点都不听话,是不是要爸妈打你才行?”“在家呆得不开心,你就走。”
句句恶言恶语可能会抒发家长的一时怒火,但是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无穷无尽的。
家长一味地贬低、批评、责备孩子,最终会让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
小结:
其实家长们最应该做的是向孩子表达更多的爱与尊重,多投入一些正能量的教育,
而不是一味盲目责备和施加压力。这种“过度教育”和”恶语相向“往往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融洽的亲子关系靠深入的感情交流而实现,而道德绑架式的“爱”和讽刺挖苦式的教育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极其不利于孩子成长。
学着怎样去成为好的父母,是每个家长的职责。千万不要让恶言恶语成为亲子关系的枷锁。
今日话题:
你会对孩子“过度教育”吗?
暂无评论内容